Search

有些人告訴我,很羨慕我跟某人的婚姻,覺得是一個理想型。前幾天更有一個問題問我:「為何從來不見你跟某人...

  • Share this:

有些人告訴我,很羨慕我跟某人的婚姻,覺得是一個理想型。前幾天更有一個問題問我:「為何從來不見你跟某人的合照呢?是他排斥嘛?」他從來沒有排斥跟我合照,私下我們也經常合照。只不過在社群上我刻意降低曝光他的機率,因為他也有自己的生活,我也有自己的,不需要過度消費。他曾跟我說:「如果必須提及我,請叫我某人,不要叫名字或稱謂。」
.
我聽完覺得:「哇塞,太棒了,若你問我為何不像別人稱呼你老公,我才會很為難。」於是,某人就叫做「某人」了(我個人很老派,對外都說某人是我先生,不說老公這個詞,但他對外稱呼我老婆的話,我無所謂)。
.
有人說看完上一篇關於原生家庭的文章被某人圈粉了,有人說很羨慕他能夠遇到”能承接住這樣的他”的我。很多留言都讓我發現自己的特派員們很浪漫,字裡行間無不透露出希望生活中也能遇見”對的人”。
.
「對的人」這三字讓我想起曾經看過一篇文章,是英國作家艾倫‧狄波頓Alain de Botton寫的,曾經在2016年刊登在《紐約時報》的專欄。這篇《為什麼我們總是和錯的人結婚》從心理學與哲學的角度分析了人們的選擇,很多時候,這件事被歸咎為:運氣不好、吸渣體質、不合適,但也許最大的原因是:在我們結婚時,我們其實對婚姻一無所知。
.
有人問艾倫‧狄波頓:「到底有沒有對的人?」他說:「浪漫主義讓人相信自己命定會有一位Mr/Mrs.Right。只要找到他,一切問題都會隨之解決。他會滿足你所有情感需求,填補你所有的情感空洞。有了他,你永不孤單。而實際情況是,我們每個人都被生活傷得體無完膚,並且每天還要收拾起心情迎接新的傷感。沒有人生來是為了安慰、理解、填補其他人而存在。」
.
顯然他的答案是否定的,根本就沒有什麼對的人,而且覺得浪漫主義導向的愛情觀,常常是搞砸婚姻的關鍵。
.
如果你拿「對目前的婚姻生活失望嗎?」這個問題來問身邊的男性和女性朋友,即使是同一對夫妻,得到的結果也不盡相同。男性大部份在婚前對婚姻就很平常心,他們求的是婚姻生活安定,KPI達標。但女性不一樣,她們希望在婚姻裡得到”更多”。正因女性對婚姻是抱有期待的,所以她的需求就會是全方位的滿足,會希望另一半既是談心的對象,又是可靠的大丈夫,甚至,更多。因此,才經常感到失望。
.
睡前,通常我跟某人會跟貓玩以及聊聊一整天的感觸。那晚他問我:「你現在還有聊得來的男性朋友嗎?」我回:「有啊,就像你有聊得來的女性朋友一樣。」我們各自都認同這個說法,但也十分肯定,聊得來與什麼都跟他說還是有很大的區別,婚姻不該是你與異性朋友從此陌路的開始,丈夫和妻子也不該是彼此唯一的異性朋友。那是什麼讓我們感到自己與別人不同,自己是特別的呢?也許就是脆弱不堪的那一面,我們僅僅會在彼此面前釋放。
.
可以說,我們以擁有彼此最不想讓他人知道的黑暗面而感到安全。
.
因此我經常感慨,也許”對的人”並非就是完美的人,在你需要他的時候扮演各種角色撫慰、幫助你,什麼都跟你分享的那種人,而是最糟糕的狀態讓他知道也沒有關係的那個人,你們彼此以缺陷相擁。
.
#katesmurmur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